泉州市文旅局推荐3条小巷线路,串联起10条具有代表性的巷子,让游客用一天的时间漫步泉州古城,邂逅古街小巷的魅力。
泉州网11月21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曾世彬/文 市文旅局/供图)随着泉州旅游热度的提升,泉州古城游“出圈”,大大小小的街巷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串联起6.41平方公里的古城,不经意路过的某个巷口,就能开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昨日,泉州市文旅局推荐3条小巷线路,串联起10条具有代表性的巷子,让游客用一天的时间漫步泉州古城,邂逅古街小巷的魅力。
小巷中抬头望东西塔
线路:象峰巷—三朝巷—古榕巷—旧馆驿巷
开元寺紫云屏粉墙后就是象峰巷,是抬头望东塔的好地方。巷里有芥子书屋,一家开业快10年的小书店,经营众多与泉州相关的旧书籍和文创。泉州的浪漫不止有西街,还有象峰巷。象峰巷在清代以前叫“船坊巷”,后来改名为“象峰巷”,因这里是古代的山坡,地势很高,据称是古城最高之处,如象背之峰,故名“象峰”。

从三朝巷往开元寺方向望去可以看见矗立千年的开元寺西塔
三朝巷因历南宋三朝的宰相留正而得名,其故居附近遂形成三朝境、三朝铺,后来铺境消失,最终留下一条三朝巷。从三朝巷往开元寺方向望去,可以看见矗立千年的开元寺西塔,在三朝巷与象峰巷交界处,有一株高大的凤凰木与西塔相辉映。这里不仅有孝廉文化讲堂,还有李仙公庙、清风亭、三朝巷龚(旧址)等。

古榕巷嵌入墙面的观音像
古榕巷“奇妙”之处:消失的古榕树、嵌在墙上的观音像、古城最小的石敢当。60号院内有世遗点南外宗正司遗址;36号龚宅自发保护附近被遗弃的观音雕像,将其嵌入墙面;22号有古城最小石敢当,造型生动有趣。这些都是古城人家可爱的小细节。
旧馆驿巷算是一条低调的宝藏小巷,藏着众多文物史迹。2号的董杨大宗祠是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4号是泉州最后一位登科状元吴鲁的读书处,邻居有一副意味深长的书法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巷内还有杨滨海进士第、王海文故居等等。
闹中取静感受烟火气
线路:金鱼巷—花巷—许厝埕
金鱼巷:271米长的金鱼巷有不少值得停留的风景:建筑、展览、古早味、咖啡馆,新旧业态在这里共融。安静有序,有咖啡香、烟火气,也有旺盛的人气。没人能拒绝这条闹中取静的宝藏小巷。
花巷:泉州最“浪漫”的巷子,以花之名,美得刚刚好。傅宅曾是花巷最高建筑,修缮后也常办些展览。门楣上“版筑传芳”的傅氏堂号倾诉着来处。游客来到泉州,流连于小巷时,可认真找找每家每户特有的郡望堂号。
许厝埕:工艺美术厂经常举办各类文旅活动,粉红天主教堂也在旁边。教堂对面,还有一处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敬字亭可以看看。
来看看“踮脚”怕淹的房子
线路:奎霞巷—承天巷—敷仁巷
奎霞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踮着脚的房子。泉州古城水系发达,曾经一条舢板船就可以顺着城内水路,抵达各条街巷。街巷与水相邻,“踮脚”怕淹的房子,就这么来的。

基督教堂福音堂和闽南甲刹承天寺隔街相望
承天巷:唐代南门遗址就在中山路巷口处。深巷里有泉州较为少见的青砖古厝。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则是很多外地游客抵达泉州后会专程去的艺文空间。基督教堂福音堂和闽南甲刹承天寺隔街相望。
敷仁巷:小巷东接南俊路,西边距离百米便是热闹的中山路,是闽南人喜欢的隐街僻巷,有趣的小店也越来越多。
主管部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泉州市图书馆 Copyright 2016
泉州数字文化网公交线路:乘1路、8路、14路、30路、34路、60路、K1路、K7路、K8路、K301路、K508路、K606路到滨海街中段下
备案号:闽ICP备08004250号 您是第133540 位来访者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