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泉州好戏连台,在悠悠南曲和闽南腔调之间,让观众感受“闽南戏窝子”的独有魅力
《遇见泉州》歌舞剧
梨园戏《陈三五娘》
提线木偶戏
打城戏《火焰山》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部门供图
泉州是有名的“戏窝子”,戏曲文化异彩纷呈、斑斓多姿,是泉州珍贵独特的文化瑰宝。
春节即将来临,泉州好戏连台,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闽南歌舞等均有好戏上演。海都记者整理了一份看戏攻略,诚邀广大来泉游客一起来看场好戏,近距离感受“闽南戏窝子”的独特魅力。
泉州南音专场秀
高甲戏倾情演出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居住地区,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1月24日、25日,2月2日、2月3日、2月10日、2月11日,在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将带来《百鸟归巢》专场;1月31日、2月1日有《唐诗宋词赋新曲》专场;2月12日有《诗语弦》专场。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2月1日、2日、4日,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将在泉州高甲剧院倾情演出高甲打城小戏专场。2月1日至9日,晋江龙湖、灵秀、永和镇将上演高甲戏优秀传统剧目。2月12日,有高甲戏元宵音乐会。
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漳州龙海以及厦门同安等闽南地区,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2月10日,泉州高甲剧院有打城戏《孙悟空大战红孩儿》;2月11日有打城戏《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剧目。
梨园戏经典荟萃
木偶剧古艺新姿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具有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1月31日,梨园戏《陈三五娘》将在梨园古典剧院精彩呈现。2月1日、2日、3日、4日,有梨园戏经典荟萃和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御碑亭》《百里奚》《倪氏教子》。2月14日,梨园戏《陈三五娘》精粹读剧,2月15日,有梨园戏《朱弁》。
泉州的提线木偶剧源自古代悬丝傀儡戏,是傀儡戏中的一朵奇葩,演员们十指悬丝、张弛有度,灵活自如地操纵着木偶表演,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1月22日、23日、24日、29日、30日、31日,2月1日、2日、3日、4日、7日、8日、9日、11日、12日、15日、16日,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将在泉州木偶剧院带来泉州提线木偶戏《古艺新姿活傀儡》。
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2月3日,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将在泉州歌舞剧院带来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这是一部集中展示泉州文化元素的旅游演艺剧目,精彩演出不容错过。
看新年戏曲晚会
品闽南传统剧种
除具体剧目演出外,2月1日,泉州策划举办泉州市新年戏曲晚会,奉献一台戏曲文化大餐。
1月17日至2月23日,2025首届洪埔戏剧周暨岑兜高甲戏文化周在石井镇岑兜村举行,活动为期一个月,在岑兜村的“戏梦游园”,有拜祖仪式、开幕仪式、戏剧论坛、换装游园、市集及大戏献演等;蔡仔山石宕的“戏幻石宕”将带来戏剧艺术秀场活动;泉州城的“戏演古城”开展穿越之旅与戏妆巡游体验。
2月期间,举办非遗剧场——泉州闽南民间戏曲舞蹈赏析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和培育闽南文化生态,将集中展示闽南传统音乐舞蹈、梨园、高甲、南音、提线木偶等艺术表现形式。
戏里泉州年,1月28日至2月12日,将开展文旅严选线上活动,高甲戏、布袋戏(掌中木偶)、提线木偶、梨园戏、南音、打城戏等闽南传统剧种,以戏剧讲好泉州故事,在悠悠南曲和闽南腔调之间,让观众感受到泉州戏曲文化的独有魅力。主要围绕泉州五大剧团的演出时间,泉州国旅推出戏里泉州相关春节团队游产品及自由行产品住宿+戏剧产品。
逛戏曲藏品展览
观非遗戏剧展演
同时,春节元宵期间,泉州市思源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将举行“泉州戏曲艺术”藏品展,藏品以南音为主,以戏曲、拍胸舞、木偶等为辅。藏品有晋代乐器砖,清代乐器、手抄谱、黑胶唱片。
1月1日至2月15日,“宋元·戏韵”戏曲老物件藏品展在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展厅举行。此次展览征集了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拍胸舞等戏曲民俗文化相关的展品。展品有民国手稿、老照片、清代民国黑胶唱片、民国唱机、民国德化瓷摆件、民国乐器、磁带、书籍、民国戏服、名人书法等计200多件展品。
1月至2月,“来去晋江看出戏”——春节戏剧展演开展“走进剧场看大戏”活动,春节期间在晋江戏剧中心有高甲戏《柳枝告状》《醒世惊雷》等传统经典剧目展演。
春节期间(初三、初四、初五),在五店市传统街区戏台、梧林传统村落戏台开展高甲戏《驯悍记》、掌中木偶戏《一鹤“飞”》、南音《晋水向海·Young南音》等非遗戏剧展演。
主管部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泉州市图书馆 Copyright 2016
泉州数字文化网公交线路:乘1路、8路、14路、30路、34路、60路、K1路、K7路、K8路、K301路、K508路、K606路到滨海街中段下
备案号:闽ICP备08004250号 您是第133540 位来访者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