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高甲戏原创大戏《围头新娘》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

发布日期:[2024-03-16] 阅读人次:1637 字号:     

“我的亲人,盼你回家”

高甲戏《围头新娘》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泉州网3月16日讯(融媒体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庄小波 林凤锦)“剧目好、题材好、表演好、音乐好、舞美好……”15日晚,高甲戏原创大戏《围头新娘》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以“平民史诗”风格讲述两岸故事,再现了放风筝宣传等众多真实的历史细节。当舞台上的风筝呈现出“我的亲人,盼你回家”时,现场观众被剧情深深感动。

演出现场(融媒体记者林劲峰 摄)

一首交响曲

奏响新时代民族复兴强音

《围头新娘》思想内涵深刻,是一曲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交响曲,也是一部借助古老剧种表现现实生活的探索之作。全剧生动地讲述了围头女人的情感故事,折射出数十年间两岸关系的冷暖变化,通过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把两岸相思之苦、人物的沧桑感、人物的命运多舛蕴含其中,把两岸百姓盼团圆的情感刻画得细腻动人,演出过程中不时响起掌声。

这部作品由两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以及曹禺剧本奖的国家一级编剧陈欣欣担任编剧,多次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的著名导演郭小男执导,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娟娟携爱徒陈情瑜等共同担任主演,创演单位为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该剧还邀请了多位台湾地区演奏家共同参与演出,进一步深化闽台人文交流,促进两岸文化艺术融合发展。

一篇抒情诗

讲述“两岸通婚第一村”故事

《围头新娘》是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创作而成,剧目以泉州围头从“炮战第一村”发展成“两岸通婚第一村”,从实现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再到海峡两岸跨海通婚为背景,描述两家三代人几十年间的悲欢离合,深入表现了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揭示两岸人民追求和平、共建美好家园的共同心愿。

编剧陈欣欣在谈及该剧创作时说,围头“八二三炮战”纪念馆里有一张照片令她怦然心动,照片中两三个女青年在朝金门放风筝,这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风筝上写的是“我的亲人,盼你回家”。同时,更令编剧惊奇的是,一位围头姑娘因为爱上了金门的一位男青年,竟不顾两岸坚冰尚未消融,坚决嫁到金门,成为两岸隔绝几十年后第一个从大陆嫁到台湾地区的新娘。围头新娘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改变了两岸的关系。此后,围头村有100多位姑娘相继嫁到台湾地区,而台湾地区亦有许多姑娘嫁到围头,使围头村成为“两岸通婚第一村”。

《围头新娘》取材于围头新娘的故事,更有创作者的艺术独创。该剧以海峡两岸宏大的历史为背景,从一个小小的围头渔村切入,塑造了奶奶乌英和孙女飞燕两代围头新娘的鲜活形象,经过典型化的艺术创作,演绎了两岸人民从“冤家变亲家”携手共建家园的传奇。

一部好戏剧

专家观众点赞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围头新娘》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全剧穿插了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和大量真实的细节。郭小男导演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用LED背景动态呈现不同情景和情绪状态下大海的波涛变化,在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舞台视觉感受的同时,对剧情推进和人物抒情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感染力极强。

“这部作品剧本定位准确,唱腔、表演精彩,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演得特别逼真,人物形象很丰满。题材主题对于探索海峡两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时代价值。”不少知名戏剧专家观看演出后赞道。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说,这是泉州高甲戏一次高规格的展示,在中央歌剧院高雅的艺术殿堂面向专家学者和首都观众展示,机会难得,同时也是泉州高甲戏在新时期剧种、剧团、剧目传承创作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示。

16日晚,《围头新娘》还将在中央歌剧院再演一场。


主管部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泉州市图书馆 Copyright 2016
泉州数字文化网公交线路:乘1路、8路、14路、30路、34路、60路、K1路、K7路、K8路、K301路、K508路、K606路到滨海街中段下
备案号:闽ICP备08004250号 您是第133540 位来访者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181号